【功能主治】
滋肾养肝、益精补血、清脑明目、镇静安神。⑴治疗和预防青少年近视眼,症见视物模糊、视力减退、视力疲劳、双目干涩、酸胀疼痛等近视眼患者;⑵治疗玻璃体混浊、视网膜病变、黄斑变性、眼底出血、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等眼科疾病。
【临床应用】
经长期临床实践观察与患者反馈,发现本药品除用来治疗具有视物模糊、视力减退、视力疲劳、双目干涩、酸胀疼痛等症状的近视眼以外,还用于治疗玻璃体混浊、视网膜病变、黄斑变性、眼底出血、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等眼科疾病,并收到确切的疗效,同时其还对失眠、健忘、记忆力减退有显著疗效。
【治疗原理】
眼为人体视觉器官,是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经络和脏腑与人体其他组织器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共同构成有机的整体。眼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体内脏腑经络的功能正常与否,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眼能够明视万物,辨别颜色,是赖五脏六腑精气的滋养。所以《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这里的“精”,是指精明,即眼的视觉功能。如果脏腑、经络功能失调,以及气血、津液失常,精气不能充足流畅地上注入目,就会影响眼的正常视觉功能,就会引起眼病。
中医学认为,眼睛疾病与脏腑、经络、气血等关系密切,《五轮学说》强调:“眼通脏腑”、《素问?五脏生成篇》曰:“肝受血而能视”、《素问?金匮真言论》“肝开窍于目”、《灵枢?脉度篇》曰:“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于巧,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肾精充足,目视精明”、《素问?五脏生成篇》曰:“诸脉者皆属于目”、“诸血者皆属于心”。
就近视而言,它是由人类不善使用目力,劳瞻竭视,或禀赋不足(先天不足)所导致的人体内脏器官的肝肾阴虚与心阳衰弱(心脏阳气不足)变化所引起的视近处物体清晰,视远处物体模糊的一种眼科疾病。
因此,中医学认为“能近祛远症”(近视),与肝经、肾经、心经及脏腑功能失调有关,且在临床实践中得以证实,“杞菊润目颗粒”正是从脏腑本源着手,口服给药,滋肾阴、养肝血,补心气,从而益精补血,使“肝受血而能视”、“五脏六腑之精气上注于目”,通过脏腑、经络将药效上输于目进行治疗、改善眼部病理环境,同时使精血上输于目进行濡养,治养结合,标本兼治,获得显著持久的确切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