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抑制性药物,用于治疗男、女外生殖器及肛门周围部位的尖锐湿疣。
【药理作用】
体外试验已证明本品有抗肿瘤活性,能抑制微管聚合,抑制细胞有丝分裂,使其停止于中期。外用治疗尖锐湿疣的体外药效试验证明本品能抑制培养的正常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和宫颈癌上皮细胞的脱氧核苷酸掺入和DNA合成,阻碍其分裂和增殖。经本品外涂治疗后,可抑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疣状增殖的上皮细胞的分裂和增生,使之发生坏死,脱落,从而起到治疗尖锐湿疣的作用。尖锐湿疣(Codyloma.acuminata,(A)又称生殖器疣或性病疣,由人乳头瘤病毒(C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生殖器皮肤黏膜所致,国内近年来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且复发率高,较难根治,它摧残身体,影响家庭,危害社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生理及心理痛苦。因此研究和开发高效低毒的治疗尖锐湿疣的药物是十分必要的且有着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世纪三十年代局部使用20%~30%的鬼臼树脂治疗生殖器疾病在很多的被采用,然而大量使用鬼臼树脂治疗生殖器疣时,由于局部有毒性反应,会引起全身中毒,生殖力明显降低。鬼臼毒素是从中药桃儿七根茎部提取的成分。1988年我国科研工作者从西北产的桃儿七中提取鬼臼毒素,与鬼臼树脂对比,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
药理实验证明:鬼臼毒素在浓度为0.5%μg/ml时即可以使角细胞增减少一半以上,药物浓度增加作用更加明显。鬼臼毒素对C-801细胞的有丝分裂有明显抑制作用。鬼臼毒素在体外培养的正常表皮细胞及增生异常的鳞状上皮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临床实验表证明,鬼臼毒素治疗生殖器疣疗效显著,其机制是抑制HPV病毒感染细胞的有丝分裂,引起生殖器疣体坏死脱落。鬼臼毒素是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作为治疗生殖器疣的一线药物,1994年鬼臼毒素酊被列入基本药物,为皮肤类入选抗病毒药物。
经过多年的临床证明:鬼臼毒素酊治疗生殖器疣疗效显著,局部毒副作用小,且无系统性毒副反应,安全有效。
根据卫生部门的相关报道,国内近年来生殖器疣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鬼臼毒素酊研制和开发将给广大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