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生股份)隶属于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下辖北京、长春、成都、兰州、上海、武汉六个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从事疫苗和血液制品研究及生产的专业机构,是集科研开发、生产、经营为一体的中国最大的生物制药企业。目前,国药集团中生股份资产总额超过165亿元,主营业务年销售收入超过55亿元,拥有10个二级子公司,36个单采血浆有限公司,是全球第六大疫苗生产商。
国药中生的发展代表了中国生物的发展历史,先后研制生产了中国最早的牛痘、霍乱、伤寒、狂犬病疫苗及白喉抗毒素等生物制品,分离出中国第一株青霉素种,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生所属六大生物制品研究所一直承担着预防、控制、消灭传染病用生物制品的生产供应任务,为中国消灭天花,消除脊髓灰质炎本土病例,控制麻疹、白喉、百日咳、流行性乙型肝炎等传染病的流行做出了重大贡献。
国药中生拥有强大的产业化能力,在六大主要城市建有生产基地,拥有70多条符合GMP标准的生产线,可生产各类预防、治疗、诊断用生物医药产品200多种,其中国家一、二类新药24种,在中国可以生产的预防病毒和细菌感染的41种疫苗中,国药中生可生产35种,年产量超过7亿剂次;可生产血液制品10种,年采浆量超过1000吨。
国药中生一直担当行业科技创新引领者的角色,在近万名员工中,科技人员达到4000多名,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高级专家超过700名,国药中生还是国家第一批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单位,现拥有1个博士点、5个硕士点、5个博士后工作站,1989年到2012年累计培养硕士研究生732人,博士研究生39人。国药中生科研成果丰硕、承担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等多项重点项目,有十余项研究项目填补国内空白,多项成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26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180余项获省部级奖励,获国家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在不断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同时、国药中生以实际行动履行社会责任,在抗击“非典”、应对“甲流”、抗震救灾和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等重大传染病、流行病应急防控中发展了不可替代的专业支撑和稳定社会的作用。公司还承担着17种中央医药储备制品的生产和储备任务,圆满保证了奥运会、亚运会、世博会、国庆阅兵式等重大活动期间的特种储备生物制品调拨任务。